打包发布到原生平台
点击菜单栏的 项目 -> 构建发布,打开构建发布面板。
目前可以选择的原生平台包括 Android、iOS、Mac、Windows 四个,其中发布到 iOS、Mac 和 Windows 的选项只能在相应的操作系统中才会出现。
环境配置
发布到原生平台需要安装配置一些必要的环境,详情请参考 安装配置原生开发环境。
构建选项
各平台通用的构建选项,详情请参考 通用构建选项。
原生平台通用构建选项
由于目前构建机制上的调整,不同平台的处理均以插件的形式注入 构建发布 面板。
在 构建发布 面板的 发布平台 中选择要构建的原生平台后,将会看到除了具体原生平台的展开选项外还有一个 Native 的展开选项。Native 中的构建选项在各个原生平台上都是一致的。
资源服务器地址
当包体过大时,可将资源上传到资源服务器,通过网络请求下载。该项用于填写资源存放在远程服务器上的地址,开发者需要在构建后手动将发布包目录下的 remote
文件夹上传到所填写的资源服务器地址上。详情可参考 上传资源到远程服务器
Polyfills
该项是脚本系统支持的一些新特性的 polyfills 选项,目前仅支持 异步函数。勾选后生成的项目会带上对应的 polyfills,也就是会增大包体,开发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是否使用。
构建后立即生成
若勾选该项,构建完成后会自动执行 生成 步骤,不需要再手动操作。
加密脚本
该项用于加密发布后的脚本。会在构建后的 assets
目录下生成 jsc 文件,这个文件是加密过的。而 js 文件会备份在 script-backup
目录下以便调试,打包时不会进入 APP 中。
脚本加密密钥:在 Native 平台上会使用这个值作为加密 js 文件的密钥。项目新建时会随机生成。
Zip 压缩:勾选上的话可以减小脚本体积。
原生引擎
该项用于展示当前使用的是内置引擎还是定制引擎,点击后面的编辑按钮即可前往 偏好设置 -> 引擎管理器 面板进行设置。
Android 平台构建选项
Android 平台的构建选项如下:
渲染后端
目前支持 VULKAN、GLES3 和 GLES2 三种,默认勾选 GLES3。在同时勾选多个的情况下,运行时将会根据设备实际支持情况选择使用的渲染后端。
应用 ID 名称
应用 ID 名称(Game Package Name)通常以产品网站 URL 倒序排列,如 com.mycompany.myproduct
。
注意:包名中只能包含数字、字母和下划线,此外包名最后一部分必须以字母开头,不能以下划线或数字开头。
Target API Level
设置编译 Android 平台时所需的 Target API Level。点击旁边的 Set Android SDK 按钮即可快速跳转到配置页,具体配置规则请参考 配置原生发布环境路径。
APP ABI
设置 Android 需要支持的 CPU 类型,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选项,目前包括 armeabi-v7a、arm64-v8a、x86 和 x86_64 四种类型。
注意:
当你选择一个 ABI 构建完成之后,在不 Clean 的情况下,构建另外一个 ABI,此时两个 ABI 的 so 都会被打包到 apk 中,这个是 Android Studio 默认的行为。若用 Android Studio 导入工程,选择一个 ABI 构建完成之后,先执行一下 Build -> Clean Project 再构建另外一个 ABI,此时只有后面那个 ABI 会被打包到 apk 中。
项目工程用 Android Studio 导入后,是一个独立的存在,不依赖于构建发布面板。如果需要修改 ABI,直接修改 gradle.properties 文件中的 PROP_APP_ABI 属性即可。
使用调试密钥库
Android 要求所有 APK 必须先使用证书进行数字签署,然后才能安装。Cocos Creator 提供了默认的密钥库,勾选 使用调试密钥库 就是使用默认密钥库。若开发者需要自定义密钥库可去掉 使用调试密钥库 勾选,详情请参考 官方文档。
屏幕方向
屏幕方向目前包括 Portrait、Landscape Left、Landscape Right 三种。
- Portrait:屏幕直立,Home 键在下
- Landscape Left:屏幕横置,Home 键在屏幕左侧
- Landscape Right:屏幕横置,Home 键在屏幕右侧
Google Play Instant
勾选该项即可将游戏打包发布到 Google Play Instant。Google Play Instant 依赖于 Google Play,并不是一个新的分发渠道,而是更接近一种游戏微端方案。它能够实现游戏的免安装即开即玩,有利于游戏的试玩、分享和转化。
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Android Studio 的版本要在 4.0 及以上
Android Phone 6.0 及以上。Android SDK 版本在 6.0 到 7.0 之间的设备需要安装 Google 服务框架,SDK 版本在 8.0 以上的则不需要,可直接安装使用。
首次编译的话需要用 Android Studio 打开构建后的工程以下载 Google Play Instant Development SDK(windows) 或 Instant Apps Development SDK(Mac) 支持包。如果下载不成功的话建议设置一下 Android Studio 的 HTTP 代理。
生成 App Bundle(Google Play)
勾选该项即可将游戏打包成 App Bundle 格式用于上传到 Google Play 商店。具体请参考 官方文档。
Windows 平台构建选项
Windows 平台的构建选项目前只有一个 渲染后端,包括 VULKAN、GLES3 和 GLES2 三种类型,默认勾选 GLES3。在同时勾选多个的情况下,运行时将会根据设备实际支持情况来选择使用的渲染后端。
iOS 平台构建选项
iOS 平台的构建选项包括 Bundle Identifier、屏幕方向 和 渲染后端,其中 屏幕方向 的设置与 Android 平台一致。
Bundle Identifier
包名,通常以产品网站 URL 倒序排列,如 com.mycompany.myproduct
。
注意:包名中只能包含数字 (0~9)、字母 (A~Z、a~z)、中划线(-)和点(.),此外包名最后一部分必须以字母开头,不能以下划线或数字开头。详情请参考 包的唯一标识符。
渲染后端
渲染后端 目前支持 METAL。
Mac 平台构建选项
Mac 平台的构建选项包括 Bundle Identifier、渲染后端 和 Support M1,前两项的设置方法与 iOS 平台一致。
v3.1 新增了 Support M1 选项,用于更好地对一些已知的引擎模块在 Apple M1(Silicon)架构设备上的支持问题做提示。
构建
构建选项设置完成后,就可以开始构建了,点击 构建发布 面板右下角的 构建 按钮,开始构建流程。
编译脚本和打包资源时会在 构建发布 面板的 构建任务 页面显示蓝色的进度条,构建成功的话进度条到达 100% 并显示为绿色:
构建目录
构建结束后,我们得到的是一个标准的 Cocos2d-x 工程,和使用 Cocos Console 新建的工程有同样的结构。以 Windows 平台为例,导出的原生工程包 windows
的目录结构为:
assets
:存放项目资源proj
:存放当前构建的原生平台工程,可用于对应平台的 IDE 执行编译任务,详情请参考下文介绍cocos.compile.config.json
:本次构建的编译选项配置
因为原生平台(例如 Android、Windows)构建后生成的底层 C++ 代码是完全一致的,所以在 v3.0,我们将底层 C++ 代码单独提取出来放在项目目录下共享的 native/engine/common
文件夹中。这样在构建原生平台时,如果检测到已经存在该文件夹,这部分内容便不会再进行处理,加快构建速度。
更多关于目录结构的说明,请参考 构建目录差异 — 原生平台
二次开发
v3.0 做了代码和配置的分离,将一部分代码和配置放入源码管理,位于项目目录下的 native\engine\当前构建的平台名称
文件夹中(例如 native\engine\win32
、native\engine\android
)。
开发者可以在这里集成 SDK 或者做二次开发,删除构建后生成的发布包目录(例如 build\windows
)不会影响已经集成的 SDK,但前提是需要在目录中添加代码引用:
- 若集成的是各原生平台通用的 SDK,需要在项目目录下的
native\engine\common\CMakeLists.txt
中添加引用。 - 若是基于 iOS、Mac、Windows 平台做二次开发,需要在项目目录下的
native\engine\当前构建的平台名称\CMakeLists.txt
中添加引用(例如native\engine\ios\CMakeLists.txt
) - 若是基于 Android 平台做二次开发:
- C++:需要在项目目录下的
native\engine\android\CMakeLists.txt
中添加引用。 - Java:需要在项目发布包
build\android\proj\build.gradle
中添加引用。
- C++:需要在项目目录下的
更多关于 CMake 的使用,详情可参考 CMake 使用简介。
生成和运行
Cocos Creator 支持通过编辑器或各平台对应的 IDE(如 Xcode、Android Studio、Visual Studio)执行进一步的预览、调试和发布。
通过编辑器
构建完成后,继续点击旁边的 生成 按钮,成功后会提示:
make package YourProjectBuildPath success!
注意:首次生成 Android 平台或者版本升级后,建议通过 Android Studio 打开工程,根据提示下载缺失的工具,再进行编译运行。
生成 过程完成后,继续点击旁边的 运行 按钮,可能还会继续进行一部分编译工作,请耐心等待或通过日志文件查看进展。各平台的运行结果为:
- Mac/Windows 平台会直接在桌面运行预览
- Android 平台必须通过 USB 连接真机,并且在真机上开启 USB 调试后才可以运行预览
- iOS 平台会调用模拟器运行预览,但建议通过 Xcode 连接真机执行 生成 和 运行,可参考下文介绍。
通过 IDE
点击 构建任务 左下角的 文件夹图标 按钮,就会在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器中打开构建发布路径,这个路径中 build
目录下的 proj
里就包含了当前构建的原生平台工程。
接下来使用原生平台对应的 IDE(如 Xcode、Android Studio、Visual Studio)打开这些工程,就可以进一步地编译和发布预览了。
Android
Windows
iOS 和 Mac
注意:请不要在这些原生平台工程中进行二次开发,否则重新构建时会被覆盖掉。
关于原生平台 IDE 的使用请搜索相关信息,这里就不再赘述了。若要了解如何在原生平台上调试,请参考 原生平台 JavaScript 调试。
注意事项
在 MIUI 10 系统上运行 debug 模式构建的工程可能会弹出 “Detected problems with API compatibility” 的提示框,这是 MIUI 10 系统自身引入的问题,使用 release 模式构建即可。
打包 iOS 平台时,如果开发者在项目中未使用到 WebView 相关功能,请确保在 项目 -> 项目设置 -> 功能裁剪 中剔除 WebView 模块,以提高 iOS 的 App Store 机审成功率。如果开发者确实需要使用 WebView(或者添加的第三方 SDK 自带了 WebView),并因此 iOS 的 App Store 机审不通过,仍可尝试通过邮件进行申诉。
Android 平台通过编辑器和 Android Studio 编译后的结果有些区别:
通过编辑器执行 生成 步骤后,会在发布路径下生成
build
目录,.apk
生成在build
目录的app\build\outputs\apk
目录下。通过 Android Studio 编译后,
.apk
则生成在proj\app\build\outputs\apk
目录下。
在 Cocos Creator 3.0 中,Android 与 Android Instant 使用同一个构建模板,构建生成的工程都是在
build\android\proj
目录中。针对该目录请注意:如果是 Android 平台单独使用的代码请放入
app\src
目录,单独使用的第三方库请放入app\libs
目录(若没有这两个目录可自行创建)。如果是 Android Instant 单独使用的代码和第三方库请分别放入
instantapp\src
和instantapp\libs
目录(若没有这两个目录可自行创建)。如果是 Android 和 Android Instant 共用的代码和第三方库,请分别放入
src
和libs
目录(若没有这两个目录可自行创建)。
通过在 构建发布 面板点击 生成 按钮来编译 Android 时,会默认执行
assembleRelease/Debug
,编译 Android Instant 时会默认执行instantapp:assembleRelease/Debug
。